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器官、骨髓移植(一) - HLA基因检测新闻
移植免疫与免疫遗传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今器官、骨髓移植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主要归功于(1)免疫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2)强有力的免疫抑制药如环发孢素A(cyclosprinA,CsA)和FK506。
(一)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
前已所述,移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一种免疫应答,移植物细胞表面HLa I类和Ⅱ类抗原都是强移植抗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参与了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图6-23)。移植排斥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致敏阶段:移植和抗原激发受者的免疫应作主要通过两个形式。①移植物释放出可溶性抗原或脱落的细胞碎片,随淋巴或血液到邻近或远处的淋巴组织,经过受者的抗原提呈细胞处理后,刺激并活化受者的免疫活性细胞。②受者外周血循环中的免疫细胞流经移植物时可接受移植物细胞表面移植抗原的刺激而致敏,被致敏的淋巴细胞在局部或再循环到淋巴组织中增殖。Ⅱ类抗在主要来自未能灌洗干净脏器(肾、心)中微循环中B细胞等(又称过路细胞passenger cells)以及皮肤上皮细胞。I类抗原存在更为广泛。
(2)增殖反应阶段:供体和移植抗原刺激受体的Th细胞发生增殖,并产生IL-2、IL-4、IL-5、IL-6、IL-9和IFN-γ等多种细胞因子,为B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前体(CTLp)增殖和分化提供条件,并促进Mφ和NK细胞的杀伤功能。HLA-I类抗原和Ⅱ类的DR、DQ抗原经巨噬细胞处理后分别刺激CTLp和B细胞,分化为效应CTL和抗体产生细胞,后者产生IgG、IgM等抗体。
(3)效应阶段:针对移植抗原的抗体通过抗体介导的细胞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或补体信赖的细胞毒作用(CDC),直接杀伤移植物细胞;CTL发挥细胞介导的溶细胞作用(CML);此外,MAF、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活化后的巨噬细胞、NK细胞可直接杀伤靶细胞。
[环孢菌素A与FK506免疫抑制剂的抗移植排斥反应的机理]环孢菌素A(cyclosporin A,CsA)是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分子 ,分子量1203,70年代初由Sandoz公司从真菌中发现。80年代日本Fujisawa公司发现的FK506为大环内酯抗生素,分子量228。CsA和FK506免疫抑制作用十分相似,其机理主要是T细胞活化过程中IL-2、IL-4、TNF-α、IFN-γ等基因的转录,抑制细胞因子合成,降低IL-2R和转铁蛋白的表达,抑制B细胞针对胸腺依赖抗原的抗体形成。CsA和FK506分别与作用靶细胞内环亲和素和FK506结合蛋白(FK506binding protein,FKBP)结合形成复合体,这类复合体的靶分子为一种称之为Calcineurin Ca2+/钙调蛋白依赖性的Ser/Ther磷酯酶,使Calcineurim磷酯酶活性受到抑制,阻止活化T细胞核子(neu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NFATC)的去磷酸化,从而阻止了NFATC向细胞核内转移,影响IL-2等基因的转录。
(二)肾脏移植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已使数以万计的肾功能衰竭患者以及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CID)等患者获得新生。器官和骨髓移植的存活率与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配型密切相关,除ABO血型相符外,HLA要相同或尽可能相近。HLAⅡ类基因的相合对于避免和减轻GVHR和肾脏等移植器官的长期存活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供者和受者HLA-Ⅱ类抗原相合或相合较好,受者的Th细胞不发生或只发生轻度活化的增殖,产生细胞因子的量不足于诱导B细胞和CTL的增殖和分化。因此在HLA-Ⅱ类抗原相合前提下,有时即使I类抗原不相合,受体不会发生明显的针对移植抗原的抗体应答和Tc的杀作用。医
1.肾脏移植 1954年Murray第一次施行同卵双生姐妹之间的肾移植获得长期存活;1959年Murray在美国和Hambrager在法国各自第一次为异卵双生同胞间施行肾移植获得长期存活;1962年第一次用尸体肾进行人的异体移植获得长期存活。我国肾移植首次报道于1974年。由于分型技术和外科技术的改进,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以及术说输供体血,移植肾成功能率和患者存活率稳步升高。
Vredevoe(1965)报千了供者与受者间淋巴细胞抗原相容性程度与肾移植物的存活率有关。存活率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同卵双生>同胞>亲子>无亲缘关系(表6-20)。在肾脏移植史的初期,主要检测HLA-A、B位点的抗原,以后有采用MLR配型检测D位点。由于DR与D抗原相关性很好,而且DR抗原可用血清学方法加以检测,故从1980年以来多采用检测DR抗原。Van Rood(1980)发表的欧洲移植中心的尸体肾移植HLA-A、B和DR位点抗原全部相符时,1年移植肾存活率高达89%,在HLA-DR相符而A、B有一个位点不符时,1年移植肾存活率仍高达89%,相反,如HLA-A、B位点完全相符而HLA-DR有一个不相符时移植肾1年存活率下降到70%。目前倾向于DR和B位点抗原同时检测。
表6-20 供受者HLA配型与肾移植存活率(%)的关系(举例)
供受者HLA配合情况 | 存活率(%) | ||
3年 | 5年 | 10年 | |
完全一致(同卵双生) | 80 | 81 | 70 |
一个单体型一致(父母与子女间) | 65 | 55 | 40 |
完全不配 | 50 | 36 | 20 |
至于尸体肾移植,在11次IHW上,Terasaki作为“用于肾移植的HLA表型匹配”的专题报告,认为简单计算HLA特异性或错配对判断尸体供肾移植成功与否意义不大。但对HLA特异性氨基酸序列分析的新知识使我们有可能寻找更具免疫原性的表位,已发现“ 构象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s)对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具有重要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513零1765#qq.com
==========================================================
您可能喜欢的内容
==========================================================
MHC)的表达产物
HLA-B27检测方法及意义HLA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ty Complex, MHC)的表达产物,在免疫系统中主要负责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诱导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根据HLA抗原结构,功能与组织分布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Ⅰ类分子为HLA-A、-B、-C系列抗原,广泛分布于各组织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HLA抗原;Ⅱ类分子为HLA-D/DR、-DP、DQ系列抗原,主要在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上表达,这两类抗原都与移植有关,其中Ⅱ类抗原更为重要;Ⅲ类分子为补体成分。图片近年来研究HLA与疾病相关性的资料表明,某些疾病的发生率与一些特殊型别的HLA检出率有关,这些病人大多是发病机理不明并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和有遗传倾向性的疾病,因此,分析HLA抗原表达情况不仅有助于了解发 ...
HLA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ty Complex
HLA-B27检测方法及意义HLA抗原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ty Complex, MHC)的表达产物,在免疫系统中主要负责细胞之间的相互识别和诱导免疫反应,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根据HLA抗原结构,功能与组织分布的不同,可分为三类:Ⅰ类分子为HLA-A、-B、-C系列抗原,广泛分布于各组织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一般不含HLA抗原;Ⅱ类分子为HLA-D/DR、-DP、DQ系列抗原,主要在B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上表达,这两类抗原都与移植有关,其中Ⅱ类抗原更为重要;Ⅲ类分子为补体成分。图片近年来研究HLA与疾病相关性的资料表明,某些疾病的发生率与一些特殊型别的HLA检出率有关,这些病人大多是发病机理不明并伴有免疫功能异常和有遗传倾向性的疾病,因此,分析HLA抗原表达情况不仅有助于了解发 ...
HLA抗原的检测方法介绍 HLA-A、B、C抗原的检测
(一)HLA-A、B、C抗原的检测HLA-A、B、C抗原可用血清学方法鉴定,故又称SD抗原(serologically defined antigen),常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microlymphocytotoxicity test),又称补体依赖细胞毒试验(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基本步骤是分离纯化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加一组已知HLA抗血清,20℃60分钏后,再加家兔补体,37℃ 60分钏后加台盼兰染色观察结果,如淋巴细胞染成兰色则为阳性,表明待检淋巴细胞表面具有与已知抗血清相应的抗原。也可用51Cr标记的细胞毒试验。(二)HLA-DR、DQ抗原的检测HLA-DR、DQ抗原检测的基本方法是采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先从待检者外周血中分离纯B细胞,阳性血清可来自经产妇,但需用血小板 ...
【诊疗·检查流程】HLA实验检测中心检查指南
HLA抗原 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是人类白细胞抗原,存在于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是每个人不可混淆的“特征”,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我”和“异己”的基础,在同种异体组织器官移植以及移植物排斥反应中起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的基因位点,HLA抗原常分为三大类型:I类、II类及III类抗原。I类抗原:HLA-A、B、C位点II类抗原:HLA-DR、DP、DQ位点III类抗原:补体等HLA检测分辨率:低分辨率 A*02高分辨率 A*0201HLA抗体 群体反应性抗体(Panel reactive antibody,PRA)---移植受者体内所含有的抗HLA抗体的水平。 HLA抗体是由于HLA不相合,而在免疫反应中产生的针对HLA特定位点的抗体,妊娠、输血或器官移植等可产生HLA抗体。03适用范围图片 ...
HLA-B27基因属于Ⅰ型MHC基因,表达在机体中所有有核的细胞上,尤其是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丰富的含量
HLA-B27基因属于Ⅰ型MHC基因,表达在机体中所有有核的细胞上,尤其是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丰富的含量随着网络及媒体的发展,强直性脊柱炎(AS)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从一些著名的演艺明星,到一些普通的患者,都在经历着病痛的折磨。HLA-B27(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是强直性脊柱炎(AS)实验室检查的重要指标,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阳性率高达90%。今天,我们从检验医学的角度谈一下,HLA-B27检测的方法学区别以及其临床意义。图片HLA-B27基因属于Ⅰ型MHC基因,表达在机体中所有有核的细胞上,尤其是淋巴细胞的表面有丰富的含量。我们根据HLA的特点,可以进行血清学、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分型。根据它的表达特点,用于临床上的检测HLA-B27的常见方法包括微量淋巴细胞毒法(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ty ...
HLA-b27阴性、阳性与AS的关系 - HLA基因检测新闻
HLA-b27“阴性”“阳性”与AS的关系 据多项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阳性率高达90%,而普通人群中HLA-B27阳性率仅为4%-9%;HLA-B27阳性者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率为10%-20%,而普通人群发病率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相差约100倍。根据国内已有的调查显示,强直性脊柱炎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为24.2%,比正常人高出120倍。而HLA-B27阴性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亲属的发病率远低于HLA-B27阳性患者的亲属。所有这些都说明,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尽管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有很强的关系,但不可过度解读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是说查出HLA-B27阳性并不能直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发病年纪与HLA—B27“阴性、阳性”有 ...
马上开始检测,获得精准资料
免费获取方案 →
一站式基因检测服务专家
专注于精准基因检测服务